工商時報【熊園】通過近幾個月一連串會議和政策傳遞的訊號來看,確保GDP增速處於合理區間仍是大陸政府的硬要求。鑒於當前大陸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短期內尚離不開作為逆週期穩定器的基建投資,預計2019年基建投資增速有望走穩回升,將著力加大基礎設施領域的補短板力度。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大陸基建投資增速明顯回落,5月以來更是連續6個月個位數增長。相比過去幾年20%左右的增速,基建投資出現顯著下滑。直至10月,基礎設施投資年增長3.7%,比前三季度回升0.4個百分點,實現今年以來首次回升。歸因來看,本輪基建投資下滑主因是防風險、去槓桿帶來的緊信用。拆解基建投資的資金來源,主要包括預算內資金、國內貸款、外資、自籌資金和其他資金等。其中,自籌資金大約占比6成。進一步來看,自籌資金包括政府性基金、城投債、PPP、新增專項債、以信託貸款委託貸款為主的表外融資等。進行簡單的資料分析後不難看出,今年城投債規模和表外融資規模大幅度縮水,無疑是基建投資資金的最大拖累,映射出本輪大陸政府去槓桿的威力。然而前三個季度,大陸季度GDP增速已經觸及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的次低水準,行至年關,經濟下行壓力繼續顯現。考慮到十九大提出的階段性目標,疊加大陸正處在內部防風險調結構和外部應對貿易摩擦的關鍵時期,穩定的經濟增速實屬必需。展望明年,支撐大陸GDP增長的「三駕馬車」中,受制於貿易摩擦、全球經濟減速疊加高基數,進出口顯著放緩是高機率事件;受制於居民和企業難以加槓桿的現實約束,消費增速很大可能穩中緩降;投資方面,今年保持高位的房地產投資和連續反彈的製造業投資,預計明年也難以繼續走高。抽絲剝繭看下來,得益於今年下半年大陸官方陸續推出的促進基礎設施投資穩定發展的政策措施,2019年基建投資將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貢獻項。7月以來,加大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力度成為新的工作重點。10月底,大陸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保持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力度的指導意見」明確指出,要保持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力度,聚焦鐵路、公路水運、機場、水利、能源、農業農村、生態環保等重點領域。可以預見,圍繞基礎設施補短板的專案將加速落實。需要指出的是,明年基建投資增速回升固然可期,但並不意味著會大幅走高。大陸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優化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也是為了實現新舊動能轉換,再大搞基建不合時宜。即便各地想猛拉基建,考慮到債務水準、規範地方政府舉債融資以及管控好新增項目融資的金融閘門等現實約束,總體力度也會較為有限。基於堅持「既不過度依賴投資也不能不要投資、防止大起大落」的總原則,基建投資將成為接下來大陸穩增長的重要支撐。與此同時,大陸政府也需要減稅降費、促消費、穩外貿等政策多管齊下,發揮協同作用,以確保經濟行穩致遠。(本文摘自經濟參考報)


文章轉貼如有侵權請告知我們會立即刪除
. . . . . . . . .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knpxqpw1701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